保健按摩手法力的运用
 
陶    科
 
按摩手法是按摩保健的关键,而手法是一种技巧性的动作,关键在于力的运用。
1、用力的基础要求
力除了包含大小、方向和作用点以外,还包含力的作用时间、幅度、速度及效果等。
力的大小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,才能取得相应的按摩效果。力的大小要根据按摩对象、按摩部位等因素适当调整。如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(如斜方肌、三角肌、腰、臀)力量可稍大,而肌肉菲薄的部位(如头面、胸肋)力量要相对小;年轻力壮者力量可稍大,年老体弱者,力量要相对小。
还须注意用力不宜时轻时重,要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,改变力量大小应是逐渐均匀地改变。
力的方向取决于手法方式和按摩部位特点。如运用弹拨法时,要求垂直于肌肉、肌腱、神经干的方向用力;按摩人体某部位肌肉时须按其走行方向用力。
施术时间也是决定手法刺激量的因素。一般来说,病变时间比较长的,施术时间也应该相对加长;肌肉比较丰厚的,施术时间也应相对加长。松类手法运用时可相对加长,而整复类手法要求瞬间用力,要稳准巧,用力时间要短。
手法刺激机体产生渗透效果,是指力量透过体表能够刺激人体深层组织,从浅层逐渐到深层组织。力量大时,可使效果直接渗透达到深层组织。而力量小作用于体表的效果会出现在浅层肌肉组织,但在局部长时间作用,也可使得效果从浅层逐渐到深层。
2、用力原则
整体用力,要全身协同运动,用力起于根、顺于中、发于精,即力量由足或丹田起,通过下肢、腰、上肢来传达,作用于按摩部位。整体用力可以使力量刚柔相济地深透到肌肉组织,同时避免局部强力造成按摩者的掌指关节的损伤。学习整体用力必须从基本功练起,练功要求气沉丹田,按摩者不应屏气,须做到全身肌肉收缩和放松自然,气沉丹田,运丹田之气于腰背。
刚柔相济,手法刚柔是由刺激方式和刺激部位决定的,以冲击力方式刺激部位较硬的手法多为刚性,运用刚性手法通经行气作用强,以泻法为主,以渐进加力方式刺激。刺激部位较柔软的手法为揉性,运与活络,缓急作用强,以补法为主。手法中有力、深度代表着刚的一面;柔和均匀、渗透代表着柔的一面。在刚柔相济的基础上可以达到用力持久的效果。